金价震荡叠加税负调整 投机资金短期抛压或加剧
|
时间:2025年11月03日 07:31:15 中财网 |
|
黄金交易税收政策迎来调整。11月1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关于黄金有关税收政策的公告》(下称“公告”)正式生效。
公告明确了黄金交易相关税收政策,自实施起执行至2027年12月31日,适用时间以发生实物交割出库的时间为准。新规明确划清“投资性黄金”与“非投资性黄金”的增值税征管边界,行业人士认为,这标志着我国黄金交易税收体系向精细化、规范化迈出关键一步。
近期国际金价宽幅震荡,黄金税收政策将如何影响投资者、产业链及市场生态?不同交易主体的交易成本如何分化?西安交大客座教授景川对第一财经分析称,本次政策并未设立新税种,而是对黄金交易增值税的征管方式进行了精细化改革,强化用途管理与发票合规,对普通消费者无直接影响,主要影响的是黄金生产、加工及贸易企业的税务处理方式。
明确税收边界,交易成本生变
总的看来,涉及交割的实物黄金将有更细化的征税规则。
具体根据公告,在2027年12月31日前,会员单位或客户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标准黄金,卖出方会员单位或客户销售标准黄金时,免征增值税。未发生实物交割出库的,交易所免征增值税,发生实物交割出库的,则区分为标准黄金的投资性用途和非投资性用途,分别按规定适用相关政策。
公告明确,会员单位购入标准黄金用于投资性用途的,交易所实行增值税即征即退;用于非投资性用途的标准黄金,交易所免征增值税。
非投资用途下,买入方会员单位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的,以普通发票上注明的金额和6%的扣除率计算进项税额。买入方会员单位将标准黄金加工成非投资性用途黄金产品并销售的,按照现行规定缴纳增值税,可以向购买方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此外,公告也对“投资性黄金”与“非投资性黄金”作了明确定义。投资性黄金包括直接销售,以及加工生产含金量99.5%及以上的金条、金块、金锭、金片或者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发行的法定金质货币。非投资性用途,则是指用于投资性用途以外的情形。
景川分析称,对不产生交割的黄金、未通过交易所销售的标准黄金,仍按现行13%增值税率缴纳,而通过上海黄金交易所或上海期货交易所交易的标准黄金,继续享受增值税优惠。
关于非投资性用途的核心税务变化,
国信证券分析,此前政策为增值税即征即退和开设增值税专票,现在变成增值税免税、开设普票再以6%计算抵扣,一方面减少了资金占用压力,企业无须先纳税再退税。不过,某种程度上计算抵扣的进项税额扣除率从13%变为6%,企业实际缴纳的增值税额会相应增加。
投资者、金店、产业链“冷暖不一”
对于普通消费者,买金成本将如何变化?
公告明确,纳税人不通过交易所销售标准黄金,应按照现行规定缴纳增值税。
“目前普通消费者购买黄金饰品时,零售价格中通常已包含增值税和消费税。”北京德和衡律师事务所高级联席合伙人武嘉分析称,金饰零售商销售时需缴纳13%增值税,已包含在黄金饰品售价中。黄金首饰在零售环节还需缴纳5%消费税(在生产或进口环节征收),同样已经包含在售价内。
“过去黄金交易税收存在模糊地带,比如部分高溢价金饰被包装成投资品避税,或标准金条因流通环节复杂导致税负转嫁。”一位贵金属行业分析人士对记者称,新规通过“纯度+功能”双标准切割两类黄金,本质是抑制黄金市场的投机套利,同时降低合规投资成本。
景川进一步分析称,投资性购金仍然适用即征即退的政策,买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再销售时不得开具专票。这主要是防范税收套利,即堵住“以投资名义购入、实际用于生产销售”的税收漏洞,统一交易所内外黄金交易的税负差异。
规则也指出,如果黄金用途发生变更(如从投资性转为非投资性),需在6个月内向交易所报告并申请重新开票,仅限一次。如果未如实申报用途或违规开票,交易所将暂停开具专票,甚至取消即征即退资格,若涉及骗税、虚开发票等违法行为,将直接取消税收优惠资格。
黄金产业链上,精炼、加工和流通环节也会迎来洗牌。上述贵金属行业分析师称,对黄金精炼厂、批发商而言,投资性黄金交易需更严格合规,倒逼企业优化税务筹划;而依赖“低报价格”“混淆品类”避税的小型交易商可能面临处罚,市场份额或向资质齐全的大机构集中。
此外,对于上市公司,
国信证券最新研究报告分析称,黄金珠宝零售公司大多为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单位,后续销售金饰品的税务成本在新规下可能有所增加。不过,其核心竞争力仍在于产品和服务能力,如能提供差异化优质产品供给和服务体验,整体价格传导能力则更为突出,有助于保持利润稳定。也有少部分上市珠宝公司并非上海黄金交易所会员单位,不排除面临供应商采购成本上涨下的价格传导压力。
投资者需警惕波动放大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政策出台恰逢黄金市场多空博弈加剧。
10月以来,受美联储加息预期反复、地缘冲突升级等因素影响,伦敦现货黄金价格从最高4381美元/盎司高位回落,最低触及3886美元/盎司,国内沪金价格同步震荡向下。
“税收成本上升可能进一步加剧投机资金的短期抛压。”一位贵金属交易员提到,部分前期囤货待涨的投资客或选择提前变现,而新入场者则会因税费顾虑降低杠杆,短期内可能导致市场流动性收紧。
“假设买入100万元金条,持有一段时间后卖出,若金价涨幅不足13%,扣除税费后反而亏损。”该交易员提示,短期投机客需谨慎,长期持有或通过
黄金ETF等工具可规避部分税负。对于金饰消费者来说,日常购买几乎无影响,但“伪投资金”溢价或收窄。此外,政策不是限制黄金投资,而是规范路径。长期看,有助于市场去泡沫。资金将更倾向于配置高流动性的标准金或
黄金ETF,而非高溢价的非投资品。
国信证券分析,黄金税收新政策总体上明确了黄金原料的用途,并对此实施差异化的税收管理,引导市场参与者减少对黄金的投机行为,同时规范市场经营,促进行业健康竞争。
星展银行高级投资策略师邓志坚也对第一财经分析称,贵金属市场迎来规范化管理,规则鼓励业内人士、黄金机构、珠宝企业以及散户在合规的交易所渠道交易。
“同时会打击场外非法交易以及短期套利行为,并让各类资金进入正规渠道进行交易。”邓志坚称,短期内可能部分投机行为终止,从而导致金价受影响,但中长线不仅不会影响真正的需求,反而使合法的工业需求、金饰需求和投资需求受惠。
□ .齐.琦 .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