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鸿祎对谈罗永浩:聊了雷军、智能体和行业定位
|
时间:2025年09月24日 19:00:27 中财网 |
|
周鸿祎称自己做了很多努力给公司争取“休养生息”的时间。
9月24日,“罗永浩的十字路口”账号发布罗永浩与360创始人周鸿祎对谈的录播视频。对话中,双方谈及对企业家IP与网红的观点,对Manus爆火的看法,AI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与互联网大厂的关系缓和。
对于网红群体,周鸿祎表示,第一代网红为普通人提供了传统路径外的上升通道,核心以带货、卖课等直接变现为主。而企业家网红以俞敏洪、雷军等人为代表,核心目的并非销售消费品,而是为企业做宣传,相当于“新一代的市场部和公关部”,通过自身影响力向社会传递企业价值。
谈及AI与Agent(智能体)时,周鸿祎表示AI 整体进化速度远超预期,但 AGI(通用人工智能)短期内不会到来。另外,相较于单一大模型,他认为智能体才是 AI 的核心进化方向 —— 智能体能实现 “目标驱动 + 工具使用 + 推理决策”,多智能体协作可实现 “1+1>2” 的效果,类似人类社会组织的协同模式。
Agent案例中,两人谈及此前爆火的Manus。周鸿祎透露,之前因为Manus母公司Monica主做插件,还有些“看不上”。但后来Manus面世后,“我也觉得有点差异。”他称,虽然Manus没有做基座模型,但它给行业探索出一条路:可以通过智能体去完成各项任务。而当下的互联网已迈入需要快速反应、快速调整的时代,尤其当创业公司还是一个比较弱小的队伍时,更需要快速移动。而Manus虽存在“套壳”争议,但先圈到了千万用户,验证了需求,成功融资后投入技术进行完善。
360目前定位“行业配角”,周鸿祎解释称,360不做通用大模型,因为巨头已有布局,360再做就是“重复造轮子”,不如聚焦垂直领域。他同时回顾当年与多家大厂的矛盾关系,称公司当年与很多大厂交过手,原因一方面在于当年巨头公司确实对创业公司比较“狠”,另一方面周鸿祎也反思打法上不一定非要选择那么极端的撕破脸皮的“死磕”打法。
这些年多方关系也有所缓和,周鸿祎称自己做了很多努力给公司争取“休养生息”的时间。比如现在在抖音做账号就要遵守平台规则,做视频号也给马化腾发了信息。在大模型合作方面主动与行业巨头建立联系,联合16家大模型企业建立合作生态,从阿里云、腾讯云购买服务,将自身智能体技术与巨头算力结合。
对于AI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周鸿祎认为未来不是AI淘汰人,而是会用AI的人将淘汰不会用AI的人。另外,重复性的文案、数据整理等工作会被取代,但也会诞生新岗位,比如教AI干活、调参数的智能体管理员,就像工业革命虽然淘汰马车夫但多了汽车司机岗位。
.第.一.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