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确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标准是创业板启用第三套标准的前提
一直以来,亏损企业上市被市场认为是科创板的专利,但其实并不然,根据2023年8月修订的《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股票上市规则》所规定的第三套标准,创业板同样是允许亏损企业上市的。这第三套标准是:预计市值不低于50亿元,且最近一年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可见这第三套标准对企业盈利是没有提出要求的,也即亏损企业也可以上市。 创业板之前之所以一直没有安排亏损企业上市,是因为创业板并没有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而已。这一次证监会主席吴清宣布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这意味着亏损企业在创业板上市也就为期不远了。 但也不是任何亏损企业都可以在创业板上市。毕竟亏损企业上市是一件非常敏感的事情,此举影响到公司股票的投资价值,影响到上市公司质量的提高,甚至涉及到投资者利益保护的问题。 所以吴清主席强调,创业板正式启用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因此,能在创业板上市的亏损公司必须是“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其目的也是为了让一些具有发展前景、具有市场竞争力、甚至能够解决“卡脖子”问题的企业,能够早日得到资本市场的支持,从而让这些企业获得更好的发展环境。 而既然创业板启用第三套标准的目的是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那么在启用这套标准时就需要明确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的标准是什么,这也是创业板启用第三套标准的前提。 对于创新型企业,其实是有明确的界定的,主要是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依靠技术创新获取市场竞争优势和持续发展的企业。只不过,这个概念比较笼统,缺少硬性的考核指标。所以更重要的还是要明确,什么样的创新型企业才能算得上是优质企业。 那么,如何界定创新型企业是否是优质企业呢?个人以为至少有这样几个标准。一是企业具有较强的竞争优势,总体竞争力在同行业中处于靠前的位置,核心产品的竞争力在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如果企业在同行中只是泛泛之辈,这样的企业就不能称为是优质企业。 二是企业要依靠技术创新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甚至还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因此,作为企业来说,必须拥有一个较强的研发团队,不仅要有高素质人才的支撑,而且还必须拥有相应的技术专利,同时在研发投入上也不能甘居人后,至少要高于同行业可比公司的平均水平。 三是既然企业依靠技术创新获得市场竞争优势,甚至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那么企业的产品就应该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除了企业的营业收入可以稳步提高,比如,最近一年的营业收入不低于3亿元之外,企业的盈利也应该是可期的。因此,作为优质的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必须对未来的盈利时间作出较为准确的预测,一个上市后长期不能盈利的企业是不能称为优质企业的。 此外,创业板之所以开启第三套标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其目的也是为了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的发展。在这个问题上不能本末倒置,将支持企业发展演变成支持股东减持套现。所以支持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就必须进一步完善未盈利创新企业股东的减持规则,明确企业在未实现盈利之前,包括控股股东、董监高在内的原始股东,一律不能减持股份,只有在企业正常盈利之后,才能按现行的减持规则进行股份减持。因此,优质未盈利创新企业上市,控股股东等原始股东都需要作出这样的承诺,这也是衡量企业是否优质的一个重要标准。 .皮.海.洲.博.客
![]() |